一次纯粹的旅行,是在新的地方新的环境下,重拾希望,获得一个崭新的自己。
一次纯粹的旅行,是一个全新的自己,收获了新的感悟,新的动力。
初夏,联建设计为了给设计师拓宽思维,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在繁忙的工作时间,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游学旅行。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沙漠,中间是什么?美食、建筑与阿拉伯风情,这就是迪拜。
迪拜是一个包容的国家,它的土地上,拥有各个国家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各种的世界第一,世界唯一,让刚踏上这片土地的我们,心潮澎湃。。。
不想当摄影师的设计师不是好的设计师,从建筑师的视角,拍出有格调的照片,了解这个城市,走遍了迪拜的大街小巷,也感受了阿布扎比的奢侈建筑。在历时一周的时间里,热门的,冷门的,导游推荐的,自己做攻略的,该去的都去了,该看的也看了,迪拜的建筑如同他们的独有的包容的文化,让一切包容皆有可能。
帆船酒店 (张宇撰稿、拍摄)
好不容易来阿联酋来迪拜一趟,不去趟帆船酒店,你可能会遗憾至极。
帆船酒店,正名——阿拉伯塔酒店 Burj Al Arab,位于阿联酋迪拜海湾,它具有浓烈的伊斯兰风格,极尽奢华的装饰,高科技手段,及最新建筑材料的完美结合,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迎着夕阳,走在帆船酒店的小路上
△上图顶部突出的平板就是著名的天空餐厅
汤姆·赖特设计外形,内部则由中国人周娟总负责设计,巧妙地将沙漠的四大元素水、火、土、风作为酒店内饰设计的基调,又用水晶吊灯银织品和丝绒完成了纸醉金迷的表象。
一进大堂就让人感觉进了海洋宫殿,很多造型都取自海洋元素.比如蓝色的墙体像大海,类似贝壳形状的大量圆弧形顶,配以金碧辉煌的装饰,让人瞠目结舌!
鱼类特有的流线型的设计到处可见,酒店内的 “天井式”设计,让人从大堂可仰望一层层往上走的弧形状楼层,配以巧妙的由蓝色、绿色,到黄色的色彩渐变,象征从深海到天空的转换。
△帆船酒店的内饰,美不胜收
因为帆船酒店整个建在海里填出的一块陆地上,所以楼外周边空间并不太大。尽管如此,楼外仍旧设计建造了极为舒适的海边休闲设施,主要以露天泳池和太阳浴躺椅等为主。
△夕阳下的泳池
哈利法塔 (张泽峰撰稿)
夕阳西下,遥望最高塔,水天一色,迪拜标志性的城际线变成了一道剪影。
作为目前世界上已经建成的第一高楼,位于迪拜的哈利法塔不仅是阿拉伯人财富、地位、权力的象征,更是以其精妙的设计,出众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设计理念,成为无数建筑人细目中的圣地。始建于2004年,哈利法塔的耗时之长,工程难度之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之巨,前所未见.也正因如此,它才能成为建筑行业内的顶尖设计作品,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
查阅各类资料,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数字会让人不自主的发出感叹。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调用了大约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机,把混凝土垂直泵上逾606米的地方,打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建造时的492米纪录。大厦内设有56部升降机,速度最高达17.4米/秒,另外还有双层的观光升降机,每次最多可载42人。哈利法塔的造价高达15亿美元。
哈利法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之花—蜘蛛兰,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楼面为“Y”字形,并由三个建筑部份逐渐连贯成一核心体,从沙漠上升,以上螺旋的模式,减少大楼的剖面使它更加直往天际,至顶上,中央核心逐转化成尖塔,Y字形的楼面也使得哈利法塔有较大的视野享受。典型的组合结构,三个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承的核心筒,极大的增强了建筑本身的可靠性和抗扭性,减小了风力的作用,但同时也保证了建筑本身视觉上的明亮、整洁。
哈利法塔的建设初衷是将世界第一高楼的头衔带回中东.诚然,设计师们做到了,而且极大的刷新了这个记录,哈利法塔的最终建设高度定格了828米。
迪拜塔使得整个阿联酋都团结了起来,迪拜试图通过打造这样极致的作品,向世界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综合实力,并证明这种综合实力并非只是先天的石油资源,而使建立在迪拜人民的智慧,独创性和自发性上。哈利法塔的意义已远超了建筑本身。
Dubai Mall (朱芷茜撰稿)
体验全球最大娱乐购物综合体的冲击。
外界说迪拜繁华,如果说一个词来形容迪拜,那么排第一位的大概就是:豪。这几天我们都在参观迪拜各式特色建筑,可惜黄金遍地,豪车遍地跑的场景白天并不能看到,更别说感受到迪拜的“豪”气。不过Dubai mall,这约有50个足球场大的商场,一定会让你感受到迪拜的挥金如土。迪拜之行,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买买买, dubai mall 是必须打卡的地方,无论你是要买名表、名包、名牌化妆品,还是名牌鞋子,你都能找到想要的。在这里,世界名牌品牌应有尽有,价格有的比原产地还美丽。时间短暂,同行的伙伴下车一瞬间都疯狂了。
Dubai mall,它似乎把整个城市都装了进去:囊括了1300左右个商店,世界最大的水族馆,世界第一高楼,奥运比赛规模冰场,6层楼高的巨幅屏幕影院,探险公园,沙漠喷泉,住宅楼......在Dubai mall购物得打起12分精神,一不留神大概就在原地打转,等待伙伴认领迷失方向的你,直走也需要坚信不疑自己的方向,毕竟场地的宽广令人咂舌惊叹。夜幕降临,静坐在dubai mall的音乐喷泉旁边,欣赏随着音乐快速变换的喷泉,打量来来往往光鲜亮丽的人们,注视疾驰而去的跑车,观摩五彩斑斓的各式高楼大厦,聆听激情澎湃的音乐,迪拜的奢华如水汽般一丝丝地渗入你的内心,极为震撼。
伊朗小镇 (陈玉琳撰稿)
伊朗小镇始建于1859年,名字起源于伊朗早期的一个小镇巴斯塔基亚。这里曾住着许多波斯商人,后随着石油的发现,居民开始逐渐撤离小镇,该区域也就日渐萧条。2005年迪拜政府决定重振这片古城小区的面貌,投入财力对小镇进行了恢复性维修,使那些极具民族风格的建筑、风塔、巷陌重新再现。同时,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开始引进新装饰的食品店、咖啡店和出售阿拉伯工艺品的小商铺。
伊朗小镇以传统的房屋、风塔以及房屋间狭长的小巷而闻名。房屋都是沙漠色,是用牛粪、贝壳、石头砌起来的墙。在房子的上方都有一个四面中空的风塔,这是古代阿拉伯人发明的。在前面的博物馆中特意展示了这样的风塔。他们为了驱散沙漠里的燥热,用这种风塔,能把凉风引进来,把热风抽出去。这就是古代阿拉伯人发明的“阿拉伯式空调”最早的雏形,也是阿拉伯人的智慧之作。
怎么看都与我国新疆的房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难怪都是穆斯林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
70年代初期,随着石油的发现,居民开始逐渐撤离小镇,该区域也就日渐萧条。2005年迪拜政府决定重振这片古城小区的面貌,投入财力对小镇进行了恢复性维修,使那些极具民族风格的建筑、风塔、巷陌重新再现。
沙迦雨屋 (朱芷茜撰稿)
雨水稀少的阿联酋,却有那么个地方可以经常感受倾盆大雨,但全身丝水不沾。若渴望淋一场不湿身的大雨,请来rain room。
rain room 坐落于沙迦。沙迦,极具艺术气息的文化名城,这里博物馆最多,学校最多,清真寺最多。这大概和留学归来有着极高文学涵养,无与伦比艺术创作能力的国家领导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沙迦不少经典的建筑物来自于他们领导人的创作。
rain room的外观在城市高楼大厦的包围下,毫不起眼,若不是刻意寻到这里,大概是一次次错过。踏入内部的一瞬间,粗犷的工业水泥风,极简的线条结构和极佳的采光结构会令人怦然心动。交互场地仅百平方米,为了极佳的体验感,八人一组分批次进入。
掀开黑色的门帘,立即走进一片黑暗中,只听得到嘀嗒嘀嗒的雨声,定睛凝视,正前方有一束强光照射入目,眼前是从上至下的雨幕,地上水花飞溅。这是一场黑与白的激烈碰撞。对于淋雨的潜意识,人进入雨幕的一瞬间,头不禁缩了一下,若是习惯性飞奔前行,大概最后的结果就是全身湿透。调整片刻,深吸一口气,抬头挺胸,雨中信步,所到之处雨点骤然停住,在这里我们似乎拥有了控制雨水的能力。
事实上这是1200升可循环自清洁的水来制造的一场倾盆大雨,头顶有红外线检测器,当检测到有人走过的时候,检测器信号反馈,落水戛然而止。
沙漠 (阮青青撰稿)
在迪拜,冲沙是最受欢迎的趣味运动,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它考验的不仅是冲沙者翻滚在沙漠中的勇气,更展示着冲沙者无畏的决心。
我们的吉普车队在依次出发,沿着沙丘从下而上冲向沙丘的顶峰,在沙峰沙谷间滑行,自由穿梭来往,在阿拉伯装扮司机娴熟的驾驶技术下,我们一路惊叫狂欢,在阿联酋美丽的沙漠体验着速度与激情。
当我们的车队驶进辽阔的沙漠,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在茫茫沙海中,太阳不再白得刺眼,整片沙漠抹上了一层柔和的光彩。
树影斑驳,在沙漠里难得看到如此高大的树木,阳光穿过树隙依旧炙烤着这片沙漠,但有了这些绿色,在沙漠中的人们顿感心安。我们的营地也选在了此处,夜幕降临,这里将会载歌载舞,热情洋溢。
沙漠里,生命的顽强令人震撼,在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中,小树苗需要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去忍受沙漠的干涸,抵抗风沙的吹打。下图中的小树苗只是我随手一拍的风景,但它弯曲的身形吸引了我,风沙肆虐,人类尚可躲进建筑物里,这些树木被吹弯了腰,但依旧站立。
“沙漠之舟”骆驼,现代人驾驶着汽车在沙漠体验速度与激情,但汽车依然不能取代骆驼,不同于我们中国的双驼峰,阿联酋地区的骆驼都是单驼峰的,在缺少水分与食物的沙漠里,驼峰提供了骆驼重要的能量。由于沙子的松软流动,在沙漠里行走举步维艰,人类一旦陷入沙漠,在没有骆驼的帮助下,很难走出沙漠。
除了冲沙外,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在切身感受沙漠,一下车,小伙伴们脱下鞋子,感受细腻的黄沙在趾间流动,傍晚的沙子温暖,把脚埋进沙里来一次舒适的足疗。小伙伴们随随便便一拍都是一副美不胜收的风景,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衬托下,或风情万种,或淡然安详,或洒脱自如。
晚饭我们再次聚集在营地,品尝阿拉伯美食,欣赏极具异域风情的旋转舞和肚皮舞。在生活条件艰苦的环境里,歌声和舞蹈能传递快乐,在热情洋溢的舞蹈中我们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 (范萍撰稿)
旅行的其中一站便是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了,也是阿布扎比此行最期待的地方。 这座清真寺全名谢赫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清真寺,耗资 55 亿美元,整个建筑 群都用汉白玉包裹着,是阿联酋七酋长国最大、全世界第八大的清真寺。
谢赫扎伊德·本·苏尔坦是阿联酋第一位总统的名字,修建清真寺也正是为了纪 念这位已故的阿联酋总统。
整座建筑占地面积 22000 平方米,有 82 个圆形穹顶,主穹顶高 85 米。设计充分 体现了伊斯兰教的风格,同时也借鉴了不少世界上有名的清真寺的设计理念。
这是座极尽人间奢华的大型清真寺庙,耗资达六十亿美金兴建的效果可想而知。
正因过于富丽堂皇,初次走进的人们竟会以为是误入了一座奇光异彩的珠宝世界—— 目光所至处尽是宝石的华贵璀璨,从地面一直延伸至寺顶,甚至连内部的洗手间细节 都苛刻地追求尽善尽美,地面墙面大面积地以珠宝铺就。
顺着长廊往里走,穿过清真寺内的方形水池,便进入祈祷大殿外的走廊。两旁墙壁上娉婷婀娜的花枝藤蔓蜿蜒而上,而在进殿的上方,是一盏由施华洛世奇水晶装点 而成的水晶灯。在整个大殿内,共悬挂着六盏如它一样均为“世界最大”的水晶灯。
奇妙的是,在这个环境里会不由自主地变得谦卑。站在这象征神圣的祈祷殿里,想象着在祷告日那天伊斯兰教信徒洗净脚下尘土后在此跪拜,用鼻尖与额头碰触地毯 的样子,莫名刺激着手臂上不停立起的汗毛。
亚斯总督酒店 (陈钰昕撰稿)
导游向我们介绍F1方程式赛车时,大巴车已缓缓驶入酒店区域范围,当亚斯总督酒店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所有人对不可思议的网壳结构惊叹不已,这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创举啊!巨型钢铁和钻石形玻璃板完美镶嵌,宛如披在酒店两座大楼上的一层神秘“面纱”。两座大楼由横跨大奖赛赛道的桥梁连接,气势雄伟。与周围美丽绝伦的天空、大海和沙漠景观交相辉映,反射出数千种绚烂夺目的色彩,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
八星皇宫 (陈钰昕撰稿)
阿布扎比八星皇宫,位于阿布扎比海滩,是一座古典式的阿拉伯皇宫式建筑(以前只能在电影中才可以看到),是奢华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完美典范。延绵一公里的皇宫酒店,远远看去,有点像传说中的辛巴德时代的皇宫。
阿布扎比皇宫酒店是世上唯一的八星级酒店,40吨黄金打造,价值连城,可谓是一座从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奇迹。
酒店面积超级大,从大巴车开进大门到酒店大堂沿途各种喷泉花园水池。对于一个沙漠国家,可算是奢华至极了。酒店外墙展现了阿拉伯沙漠的沙质神韵,古朴质感中透出沙粒的五彩缤纷。114个穹顶全部由马赛克砌成,其中最大的直径达到42米,表面镀银,顶端装饰了黄金,闪耀着阿拉伯文明独有的富丽堂皇。走进宫殿,让人忽然有了一种来到《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伯皇宫的感觉。内部到处都是黄金和大理石镶嵌,走廊过道铺满珠宝的展示柜,真的会有女皇视角感.........酒店的圆顶据说用了最新照明技术和防腐特殊材料和纯金制造,一到晚上就会发光,金光闪闪。
阿布扎比卢浮宫 (任安明撰稿)
今天我们不谈这个地方土豪如何的生活,看看有钱背后的美学。
阿布扎比卢浮宫成为了城市广场的最终目的地,一个在海岸上的花园,凉爽的港湾,那海水如同翡翠宝石,晶莹碧绿,这海水就是这样,几十公里外海水就这样的,像泄湖Lagoon,恨不得一猛子扎下去游水。
看阿布达比罗浮宫那就更美了,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矗立在海岸边。一个白天和夜晚灯光的庇护所,该建筑所体现出的美感与它作为最珍贵艺术品的庇护所的作用是相一致的。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随机的光线产生了一种太阳雨的效果。
穹顶在阿布扎比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在夜晚,这个穹顶是星空之下的光之绿洲。它是一座保护其艺术珍宝的建筑,它是对阿拉伯城市的致敬和光的赞美,,对诗意般几何在大型圆顶下,它唤醒了时间的记忆,仿佛有力地停顿着时辰和我们流逝的光阴。
这座博物馆的主色调是白色,引入的水呈现出了淡蓝色;白色具有一种纯净感和圣神感,蓝色给人一种冷静、理想的感受,这两种颜色为建筑的内部空间营造出了一种简洁、纯净、具有一定肃穆感的的氛围。建筑的穹顶则更多的显现出金属本身的独特光泽,在外部看,穹顶更多的显示出一种整体感,色泽更多的来源于对太阳光、对天空的反射,或者显现出金属的银灰色,这给穹顶带来了一种轻盈而漂浮的观感
I learn from the youngest and am stil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oad with no arrogance.
我从最年轻的人身上学习,把自己当成一个懵懂无知的人,从不自傲。学习永无止境。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身上,往往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
迪拜,让我们对中东国家有了另外的感官;迪拜,让我们对石油大国有了不同的认识;迪拜,让我们对包容有了另外的解读;迪拜,让我们对建筑业有了新的看法。就如迪拜国王说的一样,学习永无止境,学习不分年龄,学习永远不迟...........